当前位置:国内 >> 
归途,向着新家的方向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APP   2018-02-15 10:13:06新华社

“父亲72岁了,作为儿子最愧疚的就是从来没让他享过一天清福,回去我们就搬家,让他老人家过好日子。”1月31日晚,152年一遇的月全食在夜空上演,蔡继文一家却无心观赏这场天文奇观。第二天早上,他们要赶到广州乘火车返回远在四川省达州市的老家,回家的行囊、备下的年货,都要在这晚打包。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在四川老家等着蔡继文的,不只有年迈的父亲,还有一个全新的家。2017年,全国计划340万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017年底,作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重点地区,四川省完成了14万户47.9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人口住房建设,蔡继文的四口之家便是其中之一。

在位于月华镇九银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蔡继文(右一)一家在新家内吃第一顿饭

离家,百年旧宅风雨飘摇

“父亲患有多年的慢性病,是靠家门前的几亩坡地劳作拉扯我们长大的。”蔡继文说。

在达州市大竹县月华镇河心村一处偏僻的山窝里,蔡继文一家的老宅已经在这里伫立了近百年。“从我爷爷那辈开始,我们一家人就住在这个房子里了。”蔡继文的家是一座只有两间屋的破旧瓦房,昏暗的屋子里几乎没有像样的家具。“下雨就拿盆接雨水,刮风就用报纸堵上。”

“我只读过小学,没多大能力,但是一家人要生活,就只有走出山沟沟到外面打工。”蔡继文说。1990年,18岁的蔡继文就到山东、重庆等地做泥水匠,十多年下来,蔡继文的手被泥水泡得满手裂纹。“干活的时候必须缠上胶布,不然的话,手上的皮都会裂开。”

2015年,43岁的蔡继文再次踏上了离家的路,带着妻子杨姣红和儿子蔡志旺,从老家到东莞的一家沙泵厂打工。

在广东东莞,蔡继文在他打工的一家沙泵厂内介绍他的日常工作

“熔铁、翻砂、倒模,铁水溅起来,衣服都要被烧穿。”撩起衣服,蔡继文的身上布满了疤痕。“有时衣服被烧着,用水才能浇灭,铁渣还会溅到身上。”

“今年回家要把娃娃读书的问题解决了。”31日,踏上回家路的前一天,蔡继文带着儿子到了镇上的一家超市,很久没来超市的蔡志旺挑遍了每个货架,选了几十块钱的零食。

归途,33小时的希望之旅

离开东莞的前一天晚上,蔡继文和妻子张罗了一顿火锅。“这个电磁炉,带回家给老爸在新家用。”

蔡继文说的新家,是月华镇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位于月华镇场镇。

2017年1月正式启动建设,有144套安置住房,蔡继文家抽中了一套75平方米的住房。“这个房子我们只交了7500元,从来没想到这样的好事会落在我头上。”蔡继文说。

“老爸你和姐姐先去把家具订好,等我们回来就搬家。”回家前,蔡继文就迫不及待地让父亲和姐姐到镇上的家具店挑选新家必要的家具。

2月1日早上8点,春运第一天的广州东站,许多人和蔡继文一样,准备回家与家人团聚。从广州到达州,蔡继文一家乘坐的K4646次列车要开行33个小时,为了让一家人坐得舒服,蔡继文早早上车找到位置。“每年都是这样回去的,早点上车就能比别人舒服点。”他说。

蔡继文带着妻儿与侄女乘K4646次列车回老家

列车开得并不快,中途几次长时间临时停车,蔡继文决定在重庆北站下车,改乘长途汽车回家。“即使从达州市到家还得一个多小时车程,如果火车晚点就可能没有班车了,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再辛苦也要赶回去。”

2日下午1点多,蔡继文一家赶在班车发车前,买到了从重庆回家的车票。在大巴车上,蔡继文给父亲又打了一次电话。“这个家再穷,过年也要回家,父亲看到儿子回来才高兴。”

2月2日,火车抵达重庆后,蔡继文一家准备走出火车站

乔迁,新家的生活新刻度

回到河心村时,已经入夜,从公路走到蔡继文家,要经过一段陡峭的山路。“我爱人是湖南人,第一次来我们家的时候,走到半路就后悔了,还以为我是骗子。”蔡继文回忆道。

半路,蔡继文的父亲蔡贤忠赶了过来,把一家人接回去。“这里只有我们一户人家了,明天,我们终于也要搬出去了。”蔡贤忠说。

来到安置点,柏油路面、三层楼房、文化广场等设施与老房子形成了鲜明对比,桌椅和床已经摆到家中,厨房里还有抽油烟机和燃气灶。“这下你再也不会说我们家比湖南老家差了。”他笑着对妻子说。

蔡继文(左一)一家在老房门口合影。一家人收拾好行囊,准备搬入位于月华镇九银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新家。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易地扶贫搬迁给蔡继文这样的贫困户带来的不仅是一个新家,更有新的生活。

就在离集中安置点不远的场镇上,当地一家年产值超过3亿元的醪糟公司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糯稻订单农业,在保证搬迁群众基本收入的同时,还能提供450个就业岗位。

在位于月华镇九银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蔡继文准备在新家窗户上贴福字

“趁着过年我们想去厂里看看,如果可以应聘上,那明年我爱人就留在家里了。”蔡继文说,他还准备让儿子留在老家上学,今年下半年就可以读镇上的初中了。

“以后如果老房子拆掉还田,就能再种些镇上鼓励种的香椿,有了产业就饿不着农民的肚子了。”蔡继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