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健康 >> 
——记奋进中的通川区红十字医院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APP   2018-08-20 15:01:57达州日报

医者,仁也,术也。“仁”是医德,仁者爱人,视人犹己;“术”是医术,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凡以“兴医”为追求、“以医为业”者,必怀有一颗仁而爱人、勤于精业之心。通川区红十字医院,便是如此。作为一家民办非盈利医院,该院始终秉持初衷,心怀大爱,视社会责任为己任,奉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以仁爱之心和高尚道德从事医疗服务,坚决拥护和执行党的卫生事业发展和改革方针,牢固树立“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把患者的健康、生命放在首位,竭尽全力救死扶伤,全力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致力于“让低收入群众看得起病、治得好病”,千方百计为患者提供便利,想方设法减轻患者负担,努力建成以医疗服务为龙头,集医疗、康复、养老为一体的综合性健康服务联合体,力争成为达州市民营医院的旗舰,走出民营医院成功壮大的时代之路。

新医院效果图

通川区红十字医院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网络指导医院和达州市中心医院集团医院,是达州市、县(市、区)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和各种商业保险定点医院。该院始建于1998年,建立之初仅有4亩地,规划建房、招兵买马,一步步累积沉淀,到2014年9月建成为“国家二级乙等医院”。同时按照市政府的统一规划,医院正在实施迁扩建工程。新医院已在莲花湖片区征地45亩,按三级综合医院标准规划设计,目前一期工程已竣工并即将投入使用,计划于2025年建成“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人民群众的信任选择下,该院先后荣获四川省红十字会“四川省十佳博爱医院”、达州市委市政府“防治非典先进单位”、通川区委区政府“改革创新奖”等荣誉称号。

除病痛技术高超 保健康医德高尚

通川区红十字医院的外一科悬挂着好几面锦旗,其中一面写着“除病痛技术高超,保健康医德高尚”,赠于今年3月21日。据了解,赠送人李女士曾受头疼、头晕等症状困扰,长达一年之久,经医院确诊为颅内脑膜瘤,在反复多次讨论、研究后,医院为李女士进行了肿瘤切除手术,手术非常成功,出院后李女士恢复良好,再无病痛烦扰,并订制了这面锦旗向通川区红十字医院表示感谢。类似锦旗在该院各科室内随处可见。自建院以来,该院始终以病人为中心,以满意为目标,以关怀为支撑,强化质量管理,着力精诚服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改善环境,完善设施设备,强化运行管理,在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进一步为病人提供了医疗保障,营造了更优质的就医环境。

医院创建之初靠着仅有30张住院床位,13名从业人员,在艰难中砥砺前行,不断壮大规模,加强自身建设。笃定“人才兴院”,始终将诊疗技术人才作为医院发展的支撑和骨架,持续深度实施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战略,发展新技术,拓展新服务,完善新功能,增强新能力。如今,该院在职职工6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460余名,其中有正高7人,副高38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67人,构筑了比较坚固的医疗技术人才堡垒,形成了发展的坚定力量。2017年参加全国、全省和片区性专业学术会158人次,发表学术论文91篇,派出学习进修50人次,召开院内学术会37场(次)。坚信“技术强院”,提升医院医疗技术“硬实力”,在20年发展中,该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设置了内科、外科、核医学科等临床科室22个;检验科、磁共振室、X光室、血液透析室等医技科室7个;装备有双排螺旋CT、麻醉呼吸机、腹腔镜等大中型医疗设备100余台(件)。其中血液透析、精神卫生、核医学、肿瘤等专业,填补了通川区诊疗项目的空白。秉持“质量至上”,贯彻医疗事业核心价值观,坚定“以服务赢市场,以服务促发展”的理念,全力加强医疗质量建设,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医院近三年无重大医疗事故发生,仅2017年,该院门诊44255人次,住院13927人次,手术5726例,出入院病人诊断符合率95%、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6%,治愈好转率98%,病床使用率97.5%,床位周转率95%,近三年的患者满意率调查均在98%以上。隐藏在这一系列数字、指标背后的是无数医护人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病人病情牢记心头的不变初心,他们夜以继日地坚守在病床前,才用辛勤汗水浇铸出了这屹立不倒的丰碑。

元达联合疗养院效果图

医乃仁术,爱人为本。唐代孙思邈曾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历朝历代医家都十分注重自身修养,宋代《医工论》记载,医者“动须礼节,举乃和柔”,要求对待病人要施之以礼、动之以情,通川区红十字医院更是将良好的医德医风进一步传承发扬,该院始终坚持以高压态势强化医德医风,通过深入的职业道德教育、警示教育、严肃处理违规人员等措施,为医务人员划出“廉洁行医”红线,积极引导和教育全院职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人生观。全力倡导“大医精诚”,之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视病人为亲人的崇高精神,杜绝红包,杜绝大处方。同时,不断探索和完善与患者和患者亲属的沟通机制,如专门设置了患者免费使用的自助厨房,设身处地为病人提供便利,主动改善医患关系,防范医患纠纷于未然。

医院为民而生 应当惠民为本

看病难和看病贵,是所有患者和患者家庭面临的巨大心理问题,也是时代面临的重大民生难题。通川区红十字医院积极以此为切入点,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时刻以“医院为民而生,应当惠民为本”为根本遵循,实现“让低收入人群看得起病,治得好病”的价值引领,主动采取单病种限价、减免医药费用、开展义诊义赠等多种措施,减轻群众负担,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自2007年开始,该院针对低收入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热点问题,努力控制医药费用,率先实行了单病种限价措施,对剖宫产、胆结石、疝、阑尾等60余种手术实行了限价,即让患者以低于政府核定的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制订了本院的医药费用支付标准。如剖宫产术,按政府核定标准,达州市内与该院相同级别的医院实际收费在8000元左右,而该院限价为5000元。仅2017年,该院实际开展剖宫产手术320例,便为300多个家庭节约医药总费用96万元。据不完全统计,该院仅实行的60余个单病种一项,每年为广大患者家庭节约医药费1000多万元。因为该院在控制医药费用表现突出,达州市卫计委2013年第62期简报以“三措施努力控制医疗费用,确保患者受益和基金安全”为题,号召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学习借鉴并报省卫计委推广。

不舒服,我来给你按一按

疾病是产生家庭贫困的重要要素,贫困是疾病发生的重要诱因,这二者的互相作用与反作用,容易形成特困家庭。通川区红十字医院高度关注特困群体,在对特困患者实施单病种限价后,支付医药费仍有困难的病人,根据本人请求,制订了特殊捐助政策。如对医保报销后仍然支付困难的特困患者给予捐赠医药费30%;动员职工向贫困学生、孤残儿童和受灾群众捐款捐物。该院先后向达州财贸校贫困学生捐款3.6万元,为四川文理学院贫困学生捐款2.5万元,为通川区民族小学孤残儿童捐款2万元;向玉树、芦山地震受灾群众捐赠1.3万元。据不完全统计,该院已累计为特困患者、贫困学生、受灾地区等,捐赠医药费用200多万元,为精贫户减免捐医药费用127.63万元。该院还对重性精神病人、血透患者导致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专门制定补助办法,帮助其实现连续和系统治疗。就精神病患者而言,除医保报销加上政府(民政)救助外,凡自愿到该院就诊的患者,一律免除自负部分医药费用并给予出院后门诊服药减免。仅2016年和2017年,该院总共收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000余人次,除医保报销、民政救助外,应由患者自负的873万元全由医院全额补贴。通过为数十名血透患者减免透析材料(自费或部分自费)等方式补贴医疗费用7.19万元。

同时,医院坚持上为政府排忧,下为群众解难,千方百计为群众健康打开生命绿色通道。2016年6月中旬,家住达县石梯镇的兰某,作为一家8口的生活支柱,因右上腹疼痛难忍,呕吐不止被家人送进川东某知名医院,诊断为胰腺囊肿,住院二十余天,花掉医药费2万多元,随后医院会诊,认为还要做手术治疗,需费用6万多元。对于家境原本就贫寒的兰某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无奈之下兰某选择放弃手术。随后,病情突然加重,妻子向某心急如焚,咨询了几家同城的三甲医院,得知做这个手术最少得5万元以上,且手术成功率不高。后来几经辗转,得知通川区红十字医院有能力做此手术且收费低于别家,便到该院外一科进行咨询,了解情况后,科室领导立即将患者家庭和病情情况报告给医院董事长,董事长当即批示:“病人一旦来院治疗,费用务必降到2万元以下。”为提升手术的成功率,医院自掏腰包邀请有“西南一把刀”之称的华西医院全国知名胰腺专家刘续宝教授来院为病人亲自手术。兰某于2016年7月9日入院,经全面检查,在与刘教授网上会诊后,决定7月15日进行手术。在该院两位外科专家的紧密配合下,刘教授顺利为兰某实施了“胰头切除、胰腺空肠吻合手术”。手术后,刘教授道出了肺腑之言:“若你们医院也只是为钱,我绝对不会来做这个手术的。是你们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间真情深深感动了我”。经历了无助和幸运的兰某,顺利康复出院,一再说:“感谢通川区红十字医院,感谢医生,是你们救了我一命,救了我的家庭!”

康养病房

勇担医院社会责任 积极投身公益事业

医院,不论公立还是民营,都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细胞,都是卫生事业的基本载体,都无一例外地承担着无限的社会责任,都应当义无反顾地去捍卫生命的尊严、彰显人性的光辉,促进社会的友爱与和谐。

通川区红十字医院,自建院以来,就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性公益活动,书写了璀璨的红十字精神。在2003年“抗击非典”、达州数次“抗洪救灾”和汶川、玉树“抗震救灾”、通川区“好一新6·1火灾”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总是冲在前面。在达州市委市政府、通川区委区政府组织的各类大型活动中,如全省十运会、达州“元九登高节”等重要节点,积极主动加入到保障行列中。20年来,该院为“万源洪灾”、“好一新突然发生氨气中毒事件”、“安云特大车祸”、“好一新6·1火灾”等公共事件,及各类会议、大型活动保障出动数千人次,派出保障车辆1000余台次。

特别是在2003年非典期间,经市委、市政府反复筛选,确定该院为“达州市非典型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的定点收治医院”,该院义无反顾接受了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长达三年之久,哪怕医院的业务受到严重的影响,该院为了大局,无怨无悔,没有退缩半分,毅然担负起抗击“非典”的重任,为达州取得“非典”阻击战的胜利打牢了基石。

对,就在这儿签字

在“好一新6·1火灾”救援行动中,通川区红十字医院是第一个赶到现场救治伤员,最后一个奉命撤离的医疗机构,在此次救援行动中,共派出救护车辆56辆(次),医生119人(次),护士132人(次),设立两个现场医疗救援点,救治皮肤外伤消毒处理163人(次),现场发放医疗及生活物品439批次,共计56318元,受到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好评,并于2018年被通川区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家国情怀树旗帜 精准扶贫见真功

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扶贫攻坚,全面奔康”的时代战略,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打响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大规模的“消灭贫困”大决战。通川区红十字医院,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全面贯彻“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实施方案,对口帮扶通川区磐石镇盐井坝村、梓桐镇吕城村。

通川区红十字医院组织成立以董事长陈学泮为组长的帮扶工作组,确定专人专项负责,并多次深入实地,开展调查研究,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帮扶方案,开展定点帮扶。在工作组的悉心帮助下,根据精准帮扶户曹心浪一家实际情况,制订了疾病康复、子女学业扶持计划并给予3000元困难资助。截至目前为止,已为精准扶贫工作投入资金108064元。同时,为支持基层卫生事业发展,通川区红十字医院先后为通川区北山、双龙、宣汉县五宝等基层卫生院,捐助X光机、血细胞分析仪等医疗设备累计达23万元。近几年,医院利用先进的体检车,共为2万余名偏远地区群众开展免费体检、送医送药活动,累计价值超过110万元。通川区红十字医院于2018年被团区委授予“精准扶贫,护苗行动”爱心单位的荣誉。

顺天应时谋发展 医养结合出新路

不懂,我来给你讲讲

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卫计委、民政部、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住建部等九部委《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2016年4月8日,民政部、卫计委联合发文《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许可工作的通知》;2016年4月11日,卫计委、民政部公布《医养结合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共计36项,未来医养结合将逐步落地。医养结合的发展可以说是大势所趋,而通川区红十字医院正坚定地走在时代发展的最前线。

通川区红十字医院合作的达州元达联合疗养院,便是以医为主的医养结合机构。该疗养院位于通川区双龙镇重石村,占地116亩,规划建筑面积达108000平方米,承担了达州市强制医疗所的职能,并于2014年8月被评为“四川省强制医疗示范单位”。2018年6月,疗养院老年科已正式运行,开展医养相结合的养老业务,并计划于2025年建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同时,通川区红十字医院前瞻把握社会老龄化趋势,积极与达州市元生养护有限公司合作,在通川区双龙镇重石村占地690亩,规划建设康复养老机构,设置床位2000余张,目前已征地50亩并开展规划设计和建设筹备工作。

大潮澎湃起,扬帆正逢时。助推医疗事业发展不仅是梦想,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通川区红十字医院将用自身的点滴善行践行服务社会的责任,用自身言行彰显大爱医院的风骨,凝聚起医疗事业振兴发展的磅礴力量,在服务健康中国、健康达州建设的征程中作出应有贡献,让梦想永远美丽,续写传奇新篇章。

·曹芮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