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健康 >> 
警惕肺癌早期症状 早筛早治有助延长生存期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APP   2018-08-23 09:50:54新华网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肺癌领域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患者诊疗方面实现了巨大飞跃。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肿瘤科、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陆舜教授在做客新华网“聚焦中国医疗卫生发展”系列访谈时指出,目前,靶向药物的治疗也逐渐进入到医保报销目录,治疗的可及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肺癌早期症状易被忽视,通过早期筛查早期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肿瘤科、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陆舜教授做客新华网“聚焦中国医疗卫生发展”系列访谈

“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是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男性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常见的发病原因主要和吸烟、肺部慢性炎症等有关。”陆舜表示,肺癌的早期症状往往被大家所忽视,如咳嗽、咳痰等症状和一般的支气管炎、慢阻肺的特征类似,不被大家所注意,发现时相对比较晚,从而导致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等。

陆舜表示,目前,对于部分高危人群,如年龄在40岁以上、有抽烟习惯的人等,可通过低剂量螺旋CT的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癌。因此,通过早期筛查早期治疗,可提高晚期肺癌的生存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医疗健康领域带来新突破。陆舜表示,通过对新技术的进一步运用,可以提高对肺癌诊治的效果。人工智能在临床的运用,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定位,发现患者有多少个结节,同时还可以帮助医生来判断这些结节处于什么时期。陆舜指出,目前,人工智能仍是辅助医生来做判断和决定,此外大数据的运用也真实反映了诊治的水平。

陆舜介绍,为了探索新技术的运用,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生中心建立了肺癌精准医疗数据库,目前在全国约有十二家医院参与,约有三万多个病例。“中心也在和医院的放射科合作,用AI来辅助诊断,提高对早期结节筛查的精准性。”

随着国家陆续推出进口抗癌药减税降税、药价谈判、抗癌药纳入医保等利好政策,癌症患者“吃不起药”的状况已有所缓解,但高昂的治疗费对一些患者及其家庭而言仍是不小的负担。陆舜表示,近年来,通过国家药价谈判,第一代的靶向药物在全国范围内已进入了医保目录,对肺癌治疗的可及性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相信在接下来的医保谈判中,会将更多、更新的药物进入医保目录,惠及更多患者。

为缓解肺癌长期治疗所产生的经济负担,为此,政府、慈善机构与企业多方并举,发起了多项公益和援助项目,全方位提升靶向药的可及性。陆舜表示,通过以上举措改善了一部分患者的情况,但最终还是希望通过国家医保谈判,将更多的药物纳入医保目录,让更多的肺癌患者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