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人大:首次开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专题询问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达州市委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今年4月专门召开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达州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围绕民营经济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助力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面问诊疏堵点——
现场:问出辣味、询出担当
“部分企业表示,对助企纾困政策及政务服务事项不太了解、申报渠道不太清楚、办理程序不够便捷,请问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推动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畅通政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专题询问现场,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张升国首先发问。
“助企纾困政策分散在众多行业部门,系统性、专业性、政策性较强,市政管局结合窗口实际,积极发挥协调督促作用,采取4个方面的措施助推助企纾困政策落地……”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负责人认真应答。
10月25至26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首次开展专题询问。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印发了达州民营经济成果展画册,10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采取“一问一答”或“一问多答”询问模式,围绕“如何解决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还有差距”“如何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存量、争取增量”“如何提升执法质效,体现执法温度”“如何解决拖欠企业账款边清边欠”“如何进一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等问题,开门见山、直击痛点开展询问,市政府及市发改委、市自规局、市市场监管局等12个部门(单位)负责同志,针对问题不回避、不遮掩,谈政策、讲举措、作承诺,严肃认真作答,真正问出了辣味、询出了担当,有力推动相关部门改进工作作风、优化工作举措,为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汇聚了强大动力。
精准把脉摸实情——
前期:充分准备、找准症结
市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研究专题询问工作方案,明确专题询问的总体要求、前期准备、询问内容、工作步骤等事项,为有序推进专题询问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制定专题询问调研方案,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分别挂帅,组建9个调研组,围绕资源要素保障、发展环境、清理拖欠账款、融资担保、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支撑、商事债务处置7个方面,深入各县(市、区)、市直园区,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调研320余户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全面了解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解决措施办法。
各调研组对调研中收集到的问题进行汇总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并围绕人大代表、企业、群众反映最集中最强烈的问题,最终研究提出了现场询问的10个问题。
综合施治开良方——
后期:多管齐下、巩固成效
“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以专题询问为契机,主动作为、举一反三,加强询问问题整改落实,积极为民营企业在政策上解惑、在发展上解忧、在帮扶上解渴、在环境上解压……”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邓瑜华在专题询问时讲到。
专题询问绝非止于问和答。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采取“印发审议意见+出台地方法规”的形式,进一步推动影响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针对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发言,结合前期调研收集的情况及时制发审议意见,交市政府研究办理,要求在规定的时限内报告处理情况,形成询问、交办、跟踪、督办的工作闭环,真正达到专题询问的实际效果。
另外,为推动达州民营经济发展,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落实市委要求,于今年初启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立法工作,在常委会上三审通过《达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待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实施,届时将为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王毅)
编辑:张致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