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成势”风正劲 “五年成城”扬帆起——专访达州东部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董代春


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就如何坚决贯彻好、落实好、实践好全会精神,日前,记者专访了达州东部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董代春。

董代春说,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面对多方挑战和多重压力,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进达州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各项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两年来历史性签约落地了10个百亿级先进制造业项目,可谓是“达州发展令人骄傲”。市委全会所作的《决定》着眼推动“五大发展”,促进“五大融合”,实现“五大提升”,打造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具有达州发展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达州样板”,可谓是“达州气魄让人震撼”。市委全会配套出台的两个《意见》紧扣重点、抓住要害。森林“四库”建设实现了小切口、大作为;托底帮扶万源实现了锻长板、补短板,可谓是“达州经验催人奋进”。

董代春表示,在达州东部经开区,处处都是主战场、人人争当主攻手。两年来,坚持真抓实干搞建设,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的功能之变;坚持埋头苦干强产业,实现了从“工地”到“工厂”的动能之变;坚持创新巧干提速度,实现了从“起步”到“快跑”的效能之变。

经开人是担当的拓荒者。从“白手起家”到“百舸争流”,筚路蓝缕、创业维艰。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开人知难而进不言难、迎难而上不畏难,勇争一流、唯旗必夺,全力以赴拼经济、聚精会神搞建设、心无旁骛抓发展,麻柳智造城初具规模、亭子文教城初现雏形,兑现了“中央有部署、经开见行动,省市有要求、经开必落实”。

经开人是实干的奋斗者。从“白纸作画”到“千帆竞发”,成就事业、唯有实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实保障下,经开人发扬推项目唯快不破、抓招商唯勤不负、优作风唯实不败的干劲,22个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总投资628亿元,16家优质企业签约落地、总投资631亿元,产业集群积厚成势、园区承载不断夯实。

经开人是执着的追梦者。从“白驹过隙”到“万马奔腾”,百折不挠、逐梦追光。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定赋能下,经开人昂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气,蓄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锐气,勇当弄潮儿、争当追梦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速领跑全市,“产城绿乡”深度融合的城市新区画卷徐徐铺展。

董代春表示,2024年,是达州东部经开区“三年成势”的收官之年,也是“五年成城”的关键之年。达州东部经开区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抓好两端、畅通中间”工作思路,保持善作善成的作风、加快成势成城的步伐,以实际行动争当达州城乡融合发展的先行者、以优异成绩争做达州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一是“双向发力”建引擎。坚持一手抓招引、一手抓建设,锚定“GDP增长15%以上”总目标,确保再签约百亿级项目1个以上、亿元以上项目15个以上,投资突破200亿元,加快推动达钢搬迁升级、北京中基超导电炭黑产业园项目投产达效,加快形成龙头企业“开天辟地”、精尖企业“顶天立地”、特色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加快实现由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向产业集群支撑带动的转变。

二是“双城驱动”强支撑。坚持一手抓麻柳智造城、一手抓亭子文教城,以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布局、基础设施、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相互融合和协同发展,投用一批交通、民生类基础设施项目,投产8个以上产业项目,完成50亿元以上工业产值,加快建成产业集聚的麻柳智造城和宜居宜业的亭子文教城,奋力打造“田园变公园、工地变工厂、园区变城区”的城乡融合发展范例。

三是“双管齐下”促融合。坚持一手抓乡镇、一手抓农村,加快推进镇区人口翻番、村集体经济收入倍增、城乡居民收入提升等工程,提升打造麻柳梁家坝现代农业园区和安仁柚现代农业园区,加快建设雄山秀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市新区。突出“扶基础、扶产业、扶融合、扶民生”,谋深做实万源市竹峪镇托底性帮扶工作,推动实现倍增追赶、跨越发展;突出“蓄水于山、藏粮于林、摇钱于树、固碳于木”,扎实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推动森林“四库”建设落地见效。

编辑:郑善元